重磅丨王志轩:电力转型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

2017-11-23 17:35:33 能源研究俱乐部   点击量: 评论 (0)
中国电力转型的主要特征(一)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性不断提高在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电力行业始终将安全可靠放在第一位。一是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完全扭转了电力供应长期不足的局面。
图5 各国及地区电煤占煤炭消费比例
 
注:中国为2015年数据,其他为2014年数据;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IEA数据折算。
 
(三)解决好新能源发展问题
 
新能源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了人类社会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给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当前,仍有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面对和解决。一是能源电网安全性问题。新能源发电大量使用电力电子元件,大规模集中并网给电网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中国、德国都曾经出现过风机大规模脱网事件。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能源转型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二是新能源消纳问题。随着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消纳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由于电网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低,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加之网源规划不协调等原因,短期内弃风弃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三是新能源经济性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开发成本持续下降,但与常规电源相比,成本依然偏高,新能源比例较大的国家普遍存在补贴数额巨大、终端用户电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对新能源发展形成制约。
 
(四)处理好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关系
 
世界电网经历了电压等级由低到高、联网规模由小到大、资源配置能力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大电网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综合平台。目前,我国电网已进入以特高压、超高压为骨干网架,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阶段,能够将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实现多能互补和协调利用;能够联接大型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高效率输送,在更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是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运行方式灵活,能够适应新能源灵活接入、送出和消纳,满足用户多样化需要。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技术研究和应用,出现了认为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会替代大电网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微电网主要是在配电和用电环节,以自我平衡为主的方式满足小范围供电需求。微电网在结构上是大电网的组成部分,运行上需要大电网的支撑,功能上无法替代大电网的作用。
 
中国电力转型展望
 
2016年我国人均装机规模是1.19千瓦,人均用电量4321千瓦时,与发达国家人均装机约2千瓦和人均用电量8000千瓦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是25%,虽然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但天然气在终端能源的消费,发达国家在20%以上,我国为6%左右,显然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还很低。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需要通过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来提高能源消费的清洁性。随着新电气化时代的到来,未来我国电力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展望未来,中国电力转型将有以下几个趋势:
 
1 电力将成为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把电力作为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由电力特性、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规律决定的。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使用便捷的特点。所有一次能源都能转换成电能,电能也可以方便地转换成动力、光、热以及电物理、电化学作用。电力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电力是最近20年来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满足未来能源需求需要重视电力发展。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电。发展电气化交通,实施以电代油,是缓解石油进口压力的现实选择。二是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水能、风能、核能都需要转换成电力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的规模化利用方式也主要是发电。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左右的目标,需要新增水电装机1.2亿~1.4亿千瓦,核电装机0.6亿~0.7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2亿千瓦左右。三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强度下降3.7个百分点。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电气化,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四是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电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和公共性,其安全稳定供应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转。解决农村能源贫困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也需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力事业。五是加强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电力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先领域,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将全方位推进中国企业电力技术、装备走出去。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抓住电力,就抓住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2 “两个替代”将加快推进
 
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进主体能源更替,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是加快开发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高效有序发展各类分布式清洁能源,推动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电可开发资源6亿千瓦;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为25亿、27亿千瓦。如果风电、太阳能发电能保持12%以上的年均增速,到本世纪中期我国清洁能源比重可以提高到50%左右。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即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动再电气化,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在因地制宜原则下逐步将用煤改为用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等,减少石油依赖;随着新材料、储能、电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将大幅降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提高经济性,终端能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电能替代。
 
3 国有企业仍将发挥主导作用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属于国有资本相对集中的行业,占比达到70%以上,国有企业在过去电力发展和转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中央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引入民资试点混改,促进突破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对立的思维误区,形成共赢格局,将为能源电力行业改革和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总体来看,在未来电力发展和转型中,将呈现公有制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国有企业仍将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 王志轩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7年10月27日第39期
 
原标题:重磅 | 王志轩:电力转型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煤电机组 发电装机 火电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