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年内开工,规模化开发还要面临哪些考验?

2017-10-16 11:29:31 南方日报、中国能源报   点击量: 评论 (0)
2017年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有望步入规模化开发。  广东:多个项目有望年内开工以广东为例,阳江市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开发为上下游的风电产业,力图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2017年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有望步入规模化开发。
 
  广东:多个项目有望年内开工以广东为例,阳江市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开发为上下游的风电产业,力图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据悉,阳江海上风电开发总规划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目前一期300万千瓦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已获省核准。
 
 
  另外,首批4个海上风电场将力争年内全部开工。规划建设的7.4平方公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目前已有17家风电制造企业计划进驻,计划总投资60亿元。为解决资金问题,阳江市拟筹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
 
  9月11日,中广核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成为阳江首个获得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是阳江今年推进建设4个海上风电场中的一个。除南鹏岛40万千瓦项目已获核准外,其余3个项目在获得核准后也将力争在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在开发海上风电的同时,阳江还规划建设了7.4平方公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包括核心装备生产、零部件生产、研发、总装运维与码头等四大功能区。
 
 
  目前,产业园内道路、码头、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园区招商工作也已取得进展。作为风电装备制造知名企业,今年7月,明阳智慧能源集团首期投资3亿元风机叶片项目已在阳江风电产业园动工,年底完成厂房建设,二期还将投资10亿元建设风机主机制造项目,计划明年底投产。
 
  “今年共办了三场风电装备专项招商会,已有17家企业确定在园区投资,计划总投资60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达200亿元。其中,明阳风机制造、三峡风电装备制造、粤水电装备制造3个项目已动工,总投资21亿元。中车株洲电机、河谷(佛山)智能、丹麦海卓泰克、美国艾默生等14家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企业已提交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29亿元。”阳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江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00万千瓦按照江苏省的风电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将实现海上风电装机350万千瓦、陆上风电装机650万千瓦。
 
  在9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唐学文透露说,截至上个月,江苏海上风电装机已经达到144万千瓦,约占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总量的70%左右,到今年底有望达到200万千瓦。
 
 
  唐学文表示,目前,江苏风电产业链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排名前5位的风电整机制造商都在江苏布局了业务,江苏风电装备骨干企业已经达到200家左右。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国外联合设计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风电制造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江苏的风能资源开发。
 
  运维市场成为重大考验
 
  但伴随中国风电存量市场的增长,陆上风电运维已经成为风电产业重要的后市场。在当前海上风电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海上风电运维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把握海上风电运维带来的机遇?
 
  1、大型化成发展主要方向
 
  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的先行者江苏来说,伴随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项目投运,也将开启海上风电运维市场。江苏海上风电的运维经验也将成为今后我国海上风电运维的重要参考。
 
  中国电建华东院副总工程师赵生校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海上风电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随着近海项目离岸越来越远,普遍设置了海上升压站,风电机组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在施工技术上,大直径单桩等海上施工技术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的阶段。大机组制造、大直径单桩施工等技术探索将对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远海化、关键技术国产化、施工作业体系化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2、智慧化运维很重要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分公司海上运维部副部长周卫星认为,海上风电运维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标准化,二是智慧化。
 
  据周卫星介绍,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设立了9个维度,细化了44项指标,通过EHS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保证现场管理水平的标准化。“实现智能运维,第一是要远程监控,第二是要实现大数据故障诊断。为此,上海电气在上海建立了海上风电数据中心”,他这样介绍道。
 
  3、安装船需进一步改善优化
 
  据了解,对于海上风电运维成本而言,海上风电施工和运维平台发挥着重大影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正在运营、建造以及将要设计和投入运营的海上风电平台和船型大概30艘左右。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海上风电主管唐广银认为,未来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趋势,一是适应未来越来越深的水深,二是主吊的能力越来越大,三是甲板面积不断加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上述趋势,一方面是适应越来越大的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需要,另一方面是适应越来越深水的支撑结构的安装。
 
 
  “风电安装船已经从单纯安装某一个部件,开始向着能够自航和自主运输,全功能方向发展。未来,很可能一条船可以完成整个风电场开发建设任务,且效率极高。”唐广银表示。
 
  赵生校提醒说,海上风电风险高,开发过程需要把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好,诸如钢材涨价这样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最终投资收益。
 
  4、还需要保险支撑
 
  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中国江浙皖片区负责人、董事苏洋介绍说,欧洲海上风电投资模式和中国不同,大部分是依赖于银行、金融体系去做项目融资,而在国内,主要是通过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自身的担保获得银行的融资。因此,金融为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由于项目投资金额越来越大,金融机构对于保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保险介入风电行业虽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但在2005年前由于国内风电产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保险的介入在风电市场非常有限,保险业并未将这一业务与其他保险业务加以区别,沿用的是常规的保险模式。2005年后,风电保险市场得以真正发展。但是,这十余年来,风电保险市场也主要聚焦于陆上风电项目。
 
  苏洋表示,未来,随着多元资本的介入,风电行业更多会依赖于项目本身融资能力,和金融市场进行交流。“这个时候金融市场对于项目风险的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认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国内一些海上风电项目,仍然沿用陆上项目的保险方案,这些保险方案并不适合海上风电的特点。海上风电除了更换部件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其他成本,包括海事的成本。从江苏区域的项目状况来看,如果海上风电没有考虑这些成本,一旦出现问题,业主和保险公司双方的争议会很大。”苏洋说。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