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能源年会|论道交锋:风电困局如何突围?

2017-11-13 20:56:01 能源杂志  点击量: 评论 (0)
11月11日,在由《能源》杂志主办的2017能源年会暨第九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风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分论坛上,行业专家、风电开发商、整机商以及风电相关产业链同仁齐聚一堂,围绕风电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各抒己见
对于风电的发展,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更多地持提振的态度。秦海岩用“从0到1”的哲学,阐述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他认为,过于悲观会扼杀风电的发展。
 
对于近日新颁布的并网标准及风电未来发展的问题,秦海岩认为,并不是一个特高压就可以解决的,不能把问题都安在新能源的头上,要对症下药地对新能源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十三五”风电的发展中东部肯定是重点,未来分散式风电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秦海岩提议,国网在支持分布式光伏上做得很好,如果国网能够参照分布式光伏并网政策做分散式风电,解决并网审批的问题,风电并网也不是大的问题。此外,能源局最新出炉的《分布式电源市场化交易管理办法》对于分散式风电开发而言是重大利好,能够力挺销售问题的解决。
 
▷ 论道——经验及畅想 ◁
 
风电开发商国电电力、龙源电力、中国大唐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围绕风电发展的几大重要议题:生态环保挟制何解、海上风电技术突破及运维畅想、大数据及互联网思维分享了经验、提议及畅想。以远景能源为代表的整机厂家则分享了整机商的困惑和想法,指出:谁能找到最终的客户,谁就能够引领这个行业。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忠军
 
703问题过后,生态环保趋严,地方政府对环保生态空前重视,生态绿色已经关系到风电产业的生死存亡。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忠军分享了国电电力倾力于生态绿色发展以及打造智能化、制约化电场的心得体会。
 
李忠军称,在开发风电过程中,存在开发方式粗放、野蛮施工的情况,在经营后期,对水土生态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持续性的投入。而如果不重视环保,不重视水土的保护和修复,导致风电场被拆除,风电生存就面临很大问题。
 
“浙江、湖南等地有好的低风速资源,但是只要有一家做得特别差,整个区域都不让开发。”李忠军指出,发展风电不能忘记初心,只有做好生态建设,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李忠军表示,作为开发商,国电集团正在积极推进风电场生态开发,“主体责任到位,要求到位,设计单位才能做好。此外要有资金投入保障才行,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以及投产以后持续的植被维护,都需要有大量的测试。”
 
对于智慧化电场,李忠军指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型发展,是风电产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张滨泉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滨泉围绕技术突破分享了龙源在海上施工技术经营以及运维畅想。
 
张滨泉指出,中国风电场的条件和欧洲、美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国的丘陵地区坡比较大,风向多变。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在市场上标准的软件很难把风电场规划好,张滨泉分享了龙源未来风电发展的思路:继续开发风电厂制精确定位技术、风资源的高精度分析测算技术、精确微观选址技术以及风电场精细化运维。
 
对于分散式风电的开发,张滨泉表示成本几乎与集中式齐驱,问题不大。对于陆上风电越来越苛刻的并网要求,龙源与风机厂家在一起,努力开发电网油耗型技术,对电网并网设备技术进行改造,通过对电网安全稳定性责任要合理分担,并希望发电侧公司对于国标修订问题发声,“一点点分散式的新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来讲,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微乎其微的。一旦形成国标,不仅仅涉及利益的问题,更是关乎分散式风电的发展。”
 
对于海上风电运维,张滨泉提出建立大数据运维体系畅想: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警,进行零部件和人工维修过优化,最后实现无人手检修,在海上减少出海出船的检修故障。
 
张滨泉指出,海上风电最大的问题在于,拥有技术的大数据运维公司,都要跟业主紧密地联合起来,“很多都是行业之间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过多站在自己一方设计系统,会导致系统的不适。”
 
 
中国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刘春东
 
中国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春东在论坛上分享了用能源互联网的思维来管理风电场、充分地利用风资源以及提升风电场安全性的经验。
 
作为风电发电产业的管理者,刘春东表示,大唐新能源为提高管理效应,致力于做好资源评估、选址优化、深化大数据分析、开发软件,“目前我们应该说这只是初步阶段,因为机型多,风机数据正在争取做到风机数据资产,目前也就完成了一多半,到年底就能够有资产能力,拥有了资产能力之后,我们就能够实现秒级的数据分析。”
 
大唐新能源积极与互联网结合,对机型、叶片等老旧设备进行改造,在4G网和移动终端的支持下,实现业务的全覆盖,流程的全在线,并利用无人机减少人员工作量,使风电场人员可以在远程上办理工作票、录入缺陷、开展全景,打破传统火电厂采用的模式。
 
此外,刘春东表示,对于未来如何充分地利用好风资源,需要设备、电网等方面做好论证的工作,大唐新能源已经开始着手论证。“我们也认识到和行业一流水平的差距,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田庆军
 
在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田庆军看来,中国风电迎来了最好的时期。田庆军对未来风电的发展大胆展望:未来,风电产业有“四个亿”千瓦的潜在开发量支撑。
 
第一个亿,在于传统的集中式陆上风电场,“到现在为止,全国已经进入核准计划,包括核准未开通建设或者未并网的风电场有1个亿,我们初步统计有1.14亿的资源是未来传统集中式陆上风电场开发的主力军。”
 
第二个亿,是分散式风电,“如果能与当地利益和资金进行结合,分散式风电的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不担心政策,国家的政策是匹配产业的,如果产业是有需求的,政策一定是会为产业让路的。”
 
第三个亿,是北方大基地和平价上网示范项目。“我们现在统计,特高压传输容量现在至少有3亿以上,配置30%的新能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未来特高压在中国还会继续坚持。”
 
第四个亿,是海上风电场,广东省海上风电已经规划了6800万,江苏省下一步也在积极启动未来海上风电重新的规划。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都存在着很大的可开发的资源空间。
 
对于资源平衡问题,田庆军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但是在资源需要的地方又需要高昂的价格换取。资源不平衡比比皆是,我们风电行业也是,将来谁能找到最终的客户,谁就能够引领这个行业。”
 
▷ 争锋——理想VS现实,路在何方? ◁
 
一个小时的讨论环节是当天论坛最为精彩之处,可谓是异彩纷呈,开发商、整机商、相关领域人士对于风电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畅所欲言,直叙胸臆,观点冲突、碰撞、交锋、博弈,小编把精彩内容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张文忠
 
对于平价上网,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忠直言,要把度电的成本或者电价迅速压缩控制到2毛钱过于乐观,条件特别好的风场不具代表性,可能给整个行业以点带面,带来过于乐观的判断。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洵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洵分析道,近两年风电总的规模和开发速度下降,原因如下:一方面,风电装机规模很大,此外与地方政府现在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关系,很多地方政府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把基建项目GDP作为最重视的方面,尤其是风电的新能源项目。最后,虽然风电发展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快,但是南方地区的低风速风机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风电开发企业几头受压,确实比较难过。我们也不指望弃风限电有很大的好转,不指望国家地方政府打压某一部分,支持某一部分。所以我认为弃风限电可能是长期的。” 但是吴洵认为,总体而言,我们国家目前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比例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南方地区风电开发,吴洵的观点是,如果不把调研公司的输和配电分开,难题永远解决不了。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公司总经理 董霞威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公司总经理董霞威认为,弃风限电的原因并不在于风电本身,也并不是技术问题,根结在于管理,是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风电、煤电都要发展,都是国家的资产,所以,在现在这种形势下发展风电,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对于补贴问题,目前都在拖欠,盈利是浮盈,业内应当共同呼吁,放慢发展速度,大家都有一口饭吃,资产保值升值才能够实现。
 
 
联合动力副总经理 袁凌
 
联合动力副总经理袁凌则认为,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风电发展最本质的地方在于控制成本和技术创新,风电发展每一步要想走得稳,离不开对新技术的孜孜追求。对于数字化智慧运维,袁凌认为,从风电开发到风电工程,到风电的运营,以及整机商的建设,都是一个产业链。在产业链里面,数字化的应用不应各自为战,需要共同努力。“现在是一个非常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真正要想做得好,能够带来经济效应,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湘电风能董事 龙辛
 
湘电风能董事龙辛呼吁,价格不能再降了,龙辛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2000小时算,20年一个发4万多电,5毛钱/度,1千瓦收入是2万元,降400多只降了2%,对收益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制造商而言,压力很大。他指出,市场经济都在竞争,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质量或不能保证,“我们希望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顾问 金根发
 
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顾问金根发提出,相较于价格,质量和技术更为关键。金根发以维斯塔斯为例做对比,137米的维斯塔斯的塔筒,用钢量是257吨,国内120米则用了295吨。“我们要承认我们的差距,价格是随市场波动的,有本事的才能挣钱。”
 
 
中车风电总工程师 高首聪
 
对于对技术和产品了解过硬的中车风电总工程师高首聪而言,把产品踏踏实实做好,把质量踏踏实实提上去,做好提质降本的工作,更好地为产业链创造价值,是作为整机厂的根本。
 
“任何行业都有起伏的过程,目前风电可能处于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更需要我们能够沉下心来,把管理做好,把产品做好,来迎接我们后面的机会。”
 
 
北京国资融资租赁公司第二事业部总经理 王颖
 
来自金融领域的北京国资融资租赁公司第二事业部总经理王颖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王颖指出,虽然国家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但是相对而言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营利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可喜的,在几头受压的情况下,在弃风限电、不补贴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希望,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或者现在一二类地区就可以实现平价上网。”
 
王颖指出,在金融领域,评判一个企业,更多是在看一个企业的静态数据,或者过去几年的存量数据、报表或者现金流、资产负债等等。
 
最后,从行业本身的前景来看,王颖认为风电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是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经济性的细分领域,或可成为金融领域重点关注的领域。
 
历时一个下午的讨论,很多内容被激发、碰撞,发人深省。日后,风电产业未来如何发展与突围,不仅仅需要更多孤独冷静地思考,还需把观点放在自由市场上进行交锋碰撞,在审慎摸索的同时,在无畏开拓中砥砺前行。
 
原标题:2017能源年会|论道交锋:风电困局如何突围?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三峡集团 海上风电 风电装机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