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解码风电困局

2017-10-19 10:08:42 能源杂志   点击量: 评论 (0)
展会的热闹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行业的晴雨表。10月16日,一年一度的风能大会热闹沸腾,一片风光。回看我国风电行业过去五年,成长迅猛,装机规模达到1 7亿千瓦;风电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发电量比过去五年提高

 Q3:就市场日益摊薄的低风速而言,降低度电成本成为最大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的度电成本以非线性的速度下降,风电的度电成本究竟还能有多少下降的空间?
 
加长叶片,加高塔筒,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是想让度电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就对叶片和塔筒的重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风机的设备成本和可靠性,是业内面临的重要挑战。
 
“降本的关键,在于更进一步升级智能化控制”,王晓宇博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因为大家都能把塔筒做高、把叶片做大,但是塔筒和叶片都是立体的,因此长度的增加是立方关系的重量增加,就意味着成本的极大增加。而当资源越来越差的时候,如果增加的发电量折算成的度电成本不能接受,增加就毫无意义,所以说谁都可以增加,但是如何把更长的叶片、更高的塔筒做得更轻,智能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王晓宇博士分享到,就远景来说,解密智能控制技术、激光雷达技术与叶片研发创新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推低风电度电成本。“在塔筒和叶片方面我们有很多辅助的智能技术,这些智能技术会对叶片的重量有一个很大的降低,我们用机器视觉的方式,在叶片运行的过程中,智能技术能够对叶片的整个动态响应,这就使很多极端的风况下都被提前感知,这就意味着,不需要花很多的钱,让它保持在一个很安全状态,成本就会降低。”
 
对于整机商而言,大家会从一个原点开始,随着能力、竞争与市场捕获能力的逐步增强,会从核心原点向外延伸。远景的下一步,就是将已经打开的大部件黑盒子技术,用于整机发电性能的提升,同时进一步拉低制造成本。
 
降低度电成本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靠技术将度电成本降低,增强叶片,抬高塔筒,优化控制技术。二是将生命周期的成本降低,提高可靠性,三是把直接造价降下来,就是要把零部件的成本降下来。
 
要把度电成本上的瓶颈一个一个地攻破,只有这么做的企业,将来才能够长期的生存,才能有成本的优势。田庆军对记者表示,“风差之后,开发商的收益降低,电价降低、补贴拖欠,开发商的收益都会降低,所有的不利因素,都会叠加到开发商身上,开发商都会转嫁到它的上游。如果不能强身健体,不断地降低成本,将来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  Q4:风电示范项目的上网电价比照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仍不具备竞争优势,风电平价上网争议颇多,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实现平价上网最需要攻克的难点是什么?
 
一个背负巨额补贴的行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电力供应的主要能源,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可以依靠补贴持续发展下去的。在田庆军看来,平价上网是为了刺激这个行业。“南方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困难重重,风电行业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国家在风电行业补贴了那么多钱,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一些尝试,通过一些新的东西,去吸引开发商的关注,不断增强信心,持续投入下去”。
 
 
“平价上网是可以的,风资源达到8米左右,不限电的话,平价上网的盈利性比在‘三北’地区的还好。关键是国家要承诺,要帮它消纳掉。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太杯水车薪了,太小了,在‘三北’地区还是要搞集中式的大基地。”
 
>>>>  Q5:如何看待海上市场的发展现状?
 
田庆军认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过于狂热,呼吁大家谨慎。“陆上风电快一些没关系,因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对陆上的技术基本吃透了,但是海上不一样,海上风机和陆上风机的运维成本是十倍的关系。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海上要用最成熟的技术来做,而现在正好相反,用的最新的技术。”
 
 
“海上目前国内的技术,跟陆上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海上是另外的话题,此外海上运维成本是陆上运维成本的十倍,现在还没出事儿,出事就是大事情。”田庆军直言,“有些叶片还没有造出来,就敢说这个风机都可以招投标了,验证在哪里呢?太不严谨了。在验证这一块,行业做得还不够。”
 
对于为何我国海上风电做得如此之快,田庆军告诉《能源》杂志记者,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家担心海上风电电价政策。“今天海上风电的疯狂,因为海上电价政策高企,现在还是8毛多,我国是全世界海上电价最高的国家,中国政府是全球对海上风电发展最支持的政府,这也跟我国海上风资源有关系,我国海上风资源不太好。大家都担心价格会降,就想着赶紧开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牺牲对风险、安全、质量的要求。”
 
远景也很关注海上风电的市场机会点,远景预计,今明两年,中国海上会有大量的招投标出来,会有不少的项目会开工,“不断会有新的项目,还没有核准,就进入了招投标的项目。”
 
>>>>  Q6:目前行业还有哪些痛点待解?
 
田庆军认为,行业的风气不好,一定要保持理性,“我们招投标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竞争对手过度承诺得太厉害了,为了中标,为了生存,过度承诺会把行业害死,大家都比虚无缥缈的数据,好的产品就吃大亏了。对于整机厂家来说,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此外,他呼吁开发商也要理性一些,“有的开发商要求整机商承诺20年的发电量,这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在招投标的时候并不理性。没有一家风机企业会为未来20年每年的发电量做担保,这个不现实。”
 
对于海上风电,田庆军认为行业应谨慎而行,甚至当适当保守一点。而陆上风电,则可以适当前瞻一些,开发商要适度相信陆上风电大的整机厂家,适度做一些前瞻性的承诺,因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要求三证齐全,装上的时候风机已经落后了。
 
“现在的风机就像手机一样,一年开发两款、三款。以前至少两年研发一款新的风机,现在一款新的风机从研发到推出来很快,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搞定。现在产业链完备,大家已经掌握了陆上风电的核心技术,但是认证滞后了,开发商在招投标的时候要在招标的时候多给空间。”
 
>>>>  Q7:下一个十年,风电的风口在哪里?
 
在田庆军和王晓宇看来,南方地区大力发展低风速和分散式,加上北方平价上网不限电的大基地,就是我国风电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低风速,我们喊得很凶,但是国家一刀切平价上网的话,低风速肯定死掉了,太难了,风资源这么差,成本居高不下,开发周期、征地、施工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平价上网,把低风速都给扼杀了,大家都不会做了,央企也有利润的考核。回归本质,真正的高风速区域能够实现不限电全额上网的话,还是要做三北地区资源好的地方。”田庆军告诉记者,凡是有特高压的地方,大家都在积极准备排队,以搭上特高压的快车。
 
弃风限电是个综合性因素,但从历史的格局里来看,必然会被解决。王晓宇博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风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多年,开始的六七年是靠北方基础,中国的基础风电产业的供应链初步发展成规模,2010年至今,通过广大的南方低风速地区,将原来比较粗放的供应体系和产业环境变得相对聚焦。
 
王晓宇博士强调的是接下来的第三个阶段,分散式发展和北方大基地将重新起动,“等到下一个5年,北方基地起动的时候,一定是平价上网,没有任何疑问,而且电价一定要比火电低,要盯紧所在地区的火电度电成本,才有具备经济价值。”
 
对于海上风电,田庆军的观点是,“十三五”期间,大家都是跃跃欲试,海上真正的黄金期应该在“十四五”,再经过三五年的发展,海上的风机技术会进步,海上风场的运维经验逐步积累,海上风电会逐步快速成长。“现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远景能源 分散式风电 海上风电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