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加速:专家称下一步同行竞争对手重组可能大

2018-06-06 16:34:1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近年来,中央企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在航空航天、电力电网、移动通信、新型能源等各个领域取得一批丰硕成果,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央企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在航空航天、电力电网、移动通信、新型能源等各个领域取得一批丰硕成果,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在2018世界制造大会上如是说。

自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就频繁提出,要稳妥推进包括装备制造等领域在内的央企重组整合,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央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业界看来,重组整合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重组合作,央企可以在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资源、打造知名品牌、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实现产业重组合作“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通过兼并重组等举措,大大增强了研发能力,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截至目前,已有61家中央企业参加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建立的14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中央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的占80%。

在业界看来,央企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上面所取得的成就表明,通过改革破除央企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能够不断促进央企的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并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关键性、重大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中央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重复建设和兼并困难、恶性竞争等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十八大以后,央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等途径推进央企科技创新发展,形成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现今中国高速列车制造、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都已占领全球的高端市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企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如果央企无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科技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构建激励相容的研发投入产出的机制,那么央企自身将难以做大、做优、做强,同时央企的发展后劲不足,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也将形成严重负面影响。

十八大以来,央企重组稳步推进。尽管一些央企通过重组壮大了,但放到全球化视野和以长远眼光去看,央企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非常多。

“虽然中国制造业已在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应清醒看到,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肖亚庆表示。

在黄志龙看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业,也是展示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窗口,装备制造业进行重组整合,有利于整合同质化业务,化解淘汰过剩及劣质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让有实力的央企更好地“走出去”,也符合央企做强、做大、做优的长远发展目标。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力交易小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