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畅谈数字中国 智慧城市如何破局?

2018-04-26 09:47:0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昨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下帷幕,峰会期间,中国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示,多位企业家谈到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

      昨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下帷幕,峰会期间,中国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示,多位企业家谈到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是数字中国的重要体现。

      不过,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依然缓慢,大批项目依然处在试点阶段,记者注意到,在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实践研究报告》中,明确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实施“分级分类、标杆引领”。

      其中,分类发展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从城市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突出城市自然禀赋及自身特色;分级发展是指建设智慧城市要遵循复杂系统不断演化、不断发展成熟的特性,设定合理分级,指引城市持续改善和逐步提高。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在本届峰会上,多位企业家谈到了对数字中国的建设构想,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家口中的关键词。

      例如,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方面,可以通过ICT数字技术的运用,来获取数字时代的红利。据了解,在智慧城市领域,华为有ICT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和能力,具有ICT基础设施平台管理的优势,其生态合作伙伴则有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能力方面的优势。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面向数字中国建设需要,集团正加快推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造高质量的4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加快实现5G规模商用。

      目前,中国移动还在加快建设千兆有线宽带全光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新型设施。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背后实际上是现阶段基础设施的不足,正如中国电科董事长熊群力所说,当下的时代数据对于人类生活越来越重要,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熊群力表示,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围绕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并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成为智慧社会、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并且,中国电科在福州、深圳、嘉兴三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经进行了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马化腾在本届论坛上还谈到了数字化“三需要”的观点,一是数字化技术需要“站上来”,背后是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二是数字化创新需要“沉下来”,目前互联网正在与各个垂直领域深度融合,要进入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三是数字化升级需要“用起来”,跨过数字鸿沟,把数字产品和服务做好“向下兼容”。

      智慧城市亟待破局

      数字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的智慧调度,智能监控。新型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城市物理世界相匹配并且一一对应的“孪生城市”。

      记者注意到,在峰会同期的展览上,多家厂商展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应用案例,比如,中国联通展示了其智慧城市的实体模型和可视化系统,阿里展示了ET城市大脑,华为展示了智慧城市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神州控股也展示了智慧城市(龙岩)等项目。

      面对眼花缭乱的智慧城市项目,实际上是由不同类型的总集成商完成的,如上所述,既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公司以及行业应用提供商等。虽然各家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大同小异,但是从智慧城市落地的步伐来看,依然需要解决不少问题。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向记者表示,IBM最早提出“智慧地球”已经十余年了,“智慧城市”也不是新概念,但想要落地依然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建设成本高昂,要建立一套智慧城市系统,需要一整套硬软件设备,比如安防摄像头以及人脸识别软件等,除了一次性采购费用,还要考虑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

      一位参展的厂商也向记者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有赖于政府的推动,但是如果政府预算不足,或者预算重点没有投向智慧城市,则会影响智慧城市方案的推广。

      付亮认为,影响落地的另一项关键因素在于,智慧城市的运营效果很难进行量化的评价,节约了多少人力成本避免了多少损失都很难量化。“这不像建造一座桥,马上就可以解决道路拥堵,因此政府部门在投资时也会比较谨慎。”

      除此之外,付亮向记者表示,由于推广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智慧城市方案的提供商还要转变传统思维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智慧城市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尚需建立共享标准、比如哪些内容可以共享,共享到什么程度等。

      熊群力指出,当前,各类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各个城市的有关部门和各个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建设,形成了类似于“烟囱式”的组成架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的需求,但这些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难以有效支撑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

      对此,熊群力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协同推进、规模建设”,“持续演进、体系建设”,“跨越发展、先行建设”等建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改观察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