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解读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处于“三跑并存”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刚刚发布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对于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社会生产力新跃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机遇,我们该如何主动作为、抢占先机呢?面对人工智能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挑战,又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呢?21日,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就这些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主动求变应变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记者:本次规划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那什么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它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王志刚:自1956年8月几位科学家在美国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的新特征。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受脑科学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蓄势待发,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界称之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产力的新跃升。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利器,各国纷纷加强谋划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本次规划中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我国主动求变应变,打造先发优势,塑造引领型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部署。
我国具备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础
记者: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实现跨越赶超,那么我国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基础和优势?与世界人工智能领先国家相比又有哪些主要差距呢?
王志刚:我国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国家从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科技计划长期支持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人工智能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性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确立“三步走”目标 建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新华社记者: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人工智能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那么我国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王志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规划中确立了“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构建“四梁八柱” 统筹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
新华社记者:人工智能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加强系统布局非常关键,那么我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是如何布局的?
王志刚:发展人工智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将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的思路进行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构建一个体系就是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针对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形成人工智能持续创新能力。
把握双重属性就是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既要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力度,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潜力;又要预判人工智能的挑战,协调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与社会政策,实现激励发展与合理规制的协调,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坚持三位一体就是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协同推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和趋势,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演进,以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以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和系统优化。在当前大规模推动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面向中长期的研发布局和攻关,实现滚动发展和持续提升,确保理论上走在前面,技术上占领制高点,应用上安全可控。
强化四大支撑就是要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带动国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通过壮大智能产业、培育智能经济,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济繁荣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以建设智能社会促进民生福祉改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工智能提升国防实力,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前瞻应对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记者:有不少科技界产业界知名人士,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就业、伦理、安全等方面的挑战表示担忧,请问政府有哪些应对的措施?
王志刚:与其他任何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走上安全、可靠、可控的发展轨道。
一是加强法规政策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未来我们将重点针对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前景广阔的领域,加快研究制定安全管理条例,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奠定法律基础。
二是加强安全监管和评估。建立人工智能监管体系,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和企业自律,切实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管理,加强人工智能产品和系统评估。
三是完善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大幅提升就业人员专业技能。完善适应人工智能的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体系,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强化落实落地 一张蓝图干到底
记者:规划发布后,落实是关键,那么请问科技部在推动规划落实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王志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前瞻谋划,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瞄准目标,紧盯任务,以钉钉子精神切实抓好落实。近期我们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启动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主要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和应用示范。这一项目将纳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并与现有相关研发布局形成相互支撑的“1+N”项目群。在组织方式上,将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调动部门、地方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
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在人工智能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地区,组织开展国家人工智能创新试验,探索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推动开源开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开源硬件工厂、开源软件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形成聚集各类资源的创新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四是加强政策研究与宣传引导。开展人工智能重大问题研究,强化政策储备。及时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引导,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蒋桂云
-
5大重点任务11个重点细分 河北加快构建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
能源互联网注入数字经济新动能 电力大数据实现更多价值
2020-07-21能源互联网,电力大数据,电力企业 -
中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园投运
2020-07-21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消纳,青海
-
探索大数据 区块链实现与能源互联网良好契合
2020-06-09区块链,电力行业,能源互联网 -
基于区块链的含安全约束分布式电力交易方法
-
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与协同调度的应用前景:提升电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实时响应效率
2019-11-04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与协同
-
5大重点任务11个重点细分 河北加快构建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
中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园投运
2020-07-21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消纳,青海 -
大数据产业园四处开花
2019-03-05大数据产业园
-
能源互联网注入数字经济新动能 电力大数据实现更多价值
2020-07-21能源互联网,电力大数据,电力企业 -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六盘水市市长李刚:借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建设六盘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数据,5G,电力,六盘水,物联网 -
融媒体平台建设及县域融媒体平台软件系统
2019-04-03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