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政务

2015-05-18 09:12:14 中国财经报   点击量: 评论 (0)
 当前,智慧政务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发展的新形态,智慧政务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整合互联网上社会群体与政府治理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城
 当前,智慧政务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发展的新形态,智慧政务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整合互联网上社会群体与政府治理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城市服务等公共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决策,作出智能的回应,并不断评价政策运行效果改进决策,并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重构智慧感知、智慧评价、智慧决策、智慧管理服务和智慧传播的政府管理新流程,形成政民融合、良性互动的治理新格局。
  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基础是大数据分析。政府治理成功转型必须依靠大数据,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智慧政务服务而言,大数据分析不仅在于互联网用户数据和政府业务数据容量之大、类型之多,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公共价值,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多维剖析,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变化动态,发现公众新需求,使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具体说来,智慧感知是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龙头”。互联网时代,不掌握各类社会群体每时每刻的需求数据,就难以有效决策,难以有力开展工作。智慧政务服务坚持走互联网上的群众路线,用户需求和群众需要是政府治理的方向。智慧政务服务与传统政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够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感知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作出针对性响应,实现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而智慧感知的落实,需要大数据技术提供有力保障。互联网6.49亿国内用户以及其他企业机构和民间组织每日产生或发布的各类公开数据、国内各级党政机关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在日常运转中生成和拥有的业务数据,都是智慧感知的数据源泉,容量庞大。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基本知悉每类用户的各类真实需求,以便公开相关数据。此外,要掌握各类用户属性及其行为数据,据此挖掘出不同类型用户的公共需求,为有效治理奠定基础。
  智慧评价是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必要环节。国家政策在“最先一公里”或者“最后一公里”中出现各种中梗阻,与政策执行部门有关,也与政策内容与需求的不适应性有关,这就需要对政策绩效进行智慧评价。在全面感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分析评价技术对政策的执行对象、执行过程、执行效果和既定目标、社会预期、意见反馈、态度情绪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估政策总体效果,提出调整建议。
  智慧决策是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核心。传统的决策多是基于各个部门上报的零散数据、部分专家的建言献策和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带有分散性、零碎性、局部性的特点。互联网时代,需要总体掌握相关的管理与服务数据,依据完整、及时的全业务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统筹谋划和调整优化,辅之以经验直觉决策。对重大事项进行智慧决策,要在智慧评价公共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政策改进和调整的方向,实现从分散决策向高效决策转变。
  智慧管理服务是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现实落脚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服务管理短板的快速发现,对现有服务管理短板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这些则是智慧管理服务所要实现的目标。
  智慧传播是智慧政务服务框架的闪光点。当前,智慧传播需要在技术上做好用户信息搜索渠道和移动终端的适应性改造,提高信息发现的概率,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对搜索引擎高度依赖,决定搜索引擎是智慧传播公共信息与服务的“最先一公里”。此外,智慧传播要考虑用户访问终端出现的新变化,满足5.57亿手机用户终端的可见性问题,防止服务推送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中梗阻。(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作者:张勇进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三里河路58号
电话:+86 10 010-68558334
  
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宫饭店
电话:+86 10 010-52361588   
 
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电话:+86 10 010-62772746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