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探讨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面对新的工业革命、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电力企业纷纷表示要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向社会发声的既包括电网企业,也包括发电企业。在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
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一)迎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必然趋势
能源生产革命主要是指能源形态的变更,以及人类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重大突破。人类经历了两次重大能源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逐渐取代薪柴;第二次是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的普及使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新的能源生产革命要求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目前国内的能源供应体系相对独立,为满足多元供给保障体系的建设,必然会催生综合能源服务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对传统能源服务提出了转型的挑战。
能源消费是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与居民生活消费等部门消耗的各种能源资源。能源消费革命侧重于从能源消费侧入手,要求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或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能源的形态、能量密度、清洁程度等,提高消费终端的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重点是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主要表现为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乡新型电气化、低碳城镇化,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实施光伏(热)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智能化、高效化水平,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将经济发展理念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能源消费约束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能源发展正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阶段,能源服务方式的变革是必然的。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治理大气和水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更是增加能源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水准、最终惠及全体人民的需要。
(二)适应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革命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高碳发展并非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低碳发展之路可以通向现代化。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和未来发展形势都充分说明,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形成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在《巴黎协定》框架下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早日达峰的目标,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目标纳入国内能源革命战略。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曾经提出到2020年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15年已下降38.3%,“十三五”再实现下降18%的预期目标,到2020年可比2005年下降约50%,超额实现国际承诺目标。我国在提高单位能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令人瞩目,为实现这系列目标,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高效、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取代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高排放和高碳能源体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承载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必然产物
目前能源供应模式已从集中式逐渐向集中式、分布式、微电网、户用式等多元供应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能源互联网在技术上成为必然。另外,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着能源高效互联以及用户侧的友好交互。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就是要打破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制,通过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能源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同时把横向的多能互补和纵向的源、网、储等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服务格局的变革,综合能源发展势在必行。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产物,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是能源供给、消费过程中承载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产物。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能源和互联网的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能源供应将向分散生产和网络共享的方式转变,集中式的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网络相互结合互动。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设备,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接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形成“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互联网+”的智慧能源供给、需求网络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电力企业必将逐步转变为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
(四)电力企业落实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改变的是服务模式、服务外延,发生交集的是竞争性服务领域,并未改变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的改革定位。发电企业包括“五大发电”和“四小豪门”,在电改前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五大发电”即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国家电投集团,“四小豪门”为华润电力、国华电力、国投电力与中广核。近两年来受新电改的政策推动,发电企业在售电侧改革中获益较多,纷纷成立独资或合资的售电公司,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至于投资增量配电网业务方面,由于国家能源局仍在推进试点阶段,所以目前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发电企业已经成为售电侧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转型发展的步伐在加快。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在新电改之前,几乎完全负责输配售环节,售电模式基本为发电企业售电给电网企业,再由电网企业售电给用户。但通过电改,将输配与销售环节分开,输配环节的电价由政府核定,这就是政府对电网企业自然网络型的垄断优势予以规制。电网企业由单纯的电力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与其自然属性没有相关性,而是参与国家放开的竞争业务领域部分,新电改增加了用户对中间环节的可选择性。按照“大资源”、“大能源”观,电网企业经营多种能源、拓展新兴业务,为客户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和高效便捷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的转变是必然选择。
推动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政策建议
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能源供应商转型发展的趋势。与当前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相对照,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与电改方向并行不悖。在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应抓住机会,科学做好自身定位,创新电力企业发展模式,推动电力企业的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从传统电力企业走向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实现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一)深入推进“互联网+”在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平台服务与数据价值凸显。电力企业应对电力市场改革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寻求主动转型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路径。通过能源能效服务将能源产业所有参与者关联起来,以服务为导向,实现更加全面的“互联网+客户服务”,争取分阶段推出更多“互联网+”客户服务应用,包括用能咨询服务、用电行为数据服务、能效分析预测、节能服务以及智能家居等用能服务;信息推送精准服务、停电精准管理、用电生活圈、客户相册、积分商城、电动汽车智能服务、电子票据服务等优化体验;以及电费“余额宝”、理财投资服务、能源保险服务、信贷服务等电力金融业务。同时,在数据资产价值挖掘方面,推出企业用电信用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评估等业务。
受能源互联网发展影响,未来中国市场,新能源的增长能力和市场份额都将超过传统能源,而能源服务、电能和跨界服务也将迅速崛起。相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能源产业链、能源管理和能效提升产业链的增加值将达到12.3万亿元。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将成为新电改后电力企业竞争的新蓝海。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云南公布2022年电力交易服务费收费标准
2021-12-222022年电力交易服务费 -
广西电力市场2021年5月月度竞价交易价格环比上涨近9分 首次出现……
2021-04-26广西电力市场 -
【重磅披露】国家电网前三季净利不足200亿,同比降幅仍超50%!(附国网利润表)
2020-11-03国家电网,毛伟明,电改
-
云南公布2022年电力交易服务费收费标准
2021-12-222022年电力交易服务费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电公司注册信息变更有关情况
2020-10-30售电公司,电力市场,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
重庆零售侧挂牌交易操作办法征求意见稿:采用“双挂双摘”模式
-
广西电力市场2021年5月月度竞价交易价格环比上涨近9分 首次出现……
2021-04-26广西电力市场 -
【重磅披露】国家电网前三季净利不足200亿,同比降幅仍超50%!(附国网利润表)
2020-11-03国家电网,毛伟明,电改 -
14起典型电力事故案例分析,电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电力事故,案例分析,电力
-
售电必备技巧:电力营销、风险规避、交易和运营策略
2020-10-21电力交易,电价,售电研讨会 -
全国售电市场发展趋势及售电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电,售电公司,售电研讨会 -
售电|售电市场绞杀激烈,售电公司该如何度过售电寒冬?
2020-10-16售电,寒冬,电网公司